e品小说网

繁体版 简体版
e品小说网 > 八零:截胡娇妻,奖励光刻机 > 第50章 室友竞选被嘲?

第50章 室友竞选被嘲?

面对吴思源教授近乎呵斥的质疑,付成没有反驳。

他拿起那叠图纸,指着上面密密麻麻的电路符号,平静地开口。

“吴教授,您说的寄生效应,我考虑过。传统的面包板或者单层电路板,确实会引入巨大的干扰。”

“所以,我设计的不是一个简单的电路,而是一个‘立体结构’。”

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稿纸,在上面迅速画了一个草图。

“我们会采用多层pcb板设计。顶层走信号线,底层铺设完整的地平面,用来屏蔽干扰。”

“中间层走电源。所有信号线尽可能短,并且互相并行,避免形成天线效应。

“关键的反馈回路,我们会用同轴线直接连接,而不是走印刷电路。”

“对于内核的差分放大对管,我会要求林为民教授帮忙,用微加工手段,将两个三极管的管芯,封装在同一个金属壳里,实现‘热共耦’,最大限度地减少温漂。”

付成一口气说完,吴思源愣住了。

他设想的那些问题,付成不仅全都想到了,而且还给出了远超这个时代常规工艺的解决方案。

多层pcb,地平面屏蔽,热共耦封装……这些概念,有些连他这个自动化专家都只是模糊听过,付成却已经将它们集成进了一个完整的工程方案。

“你……你怎么会懂这些?”吴思源的语气从严厉变成了惊疑。

“在图书馆看的一些国外期刊。”付成随口带过。

钱立人激动地拍了拍吴思源的肩膀:“老吴,怎么样?我没骗你吧!这小子就是个宝藏!”

吴思源沉默了。

他扶了扶眼镜,仔仔细细地重新审视付成画的草图,眼神从怀疑,到思索,最后变成了一丝掩饰不住的兴奋。

“如果……如果真能按你说的这么做,成功率,或许能有三成。”

三成,对于这种近乎天方夜谭的挑战来说,已经是一个高得惊人的数字。

“那还等什么!”

钱立人一挥手。

“开干!张伟,孙涛,你们去跑器材科,清单我马上列!陈默,仿真模型要改,把寄生参数加进去!”

“付成,你和我,我们去校工厂,把林为民那头老犟牛给我拖过来!”

接下来的日子,他们从零开始,学习用三氯化铁腐蚀电路板,学习在显微镜下焊接比米粒还小的贴片电阻。

与此同时,校园里的生活也在按部就班地进行。

302宿舍的气氛最近有点奇怪。

陈默,这个除了代码和算法外对一切都不感兴趣的技术宅,居然郑重其事地宣布,他要竞选学生会的科协主席。

“你要竞选科协主席?”马刚嘴里的馒头差点喷出来,“你连跟班里的女同学说话都脸红,你去给全校同学做演讲?”

“我不是为了演讲。”

陈默推了推眼镜,表情严肃,

“我调查过了,学校机房的djs-130计算机,有百分之四十的机时被浪费在低效的排队和任务调度上。”

“如果我当选,我将开发一套全新的分时作业系统,可以将机时利用率提高到百分之九十以上,让更多同学能用上计算机。”

“……”宿舍里一阵沉默。

赵卫东小声对付成说:“他说的每个字我都认识,但连在一起我怎么就听不懂呢?”

付成的关注点却不一样。

他知道,华清园里藏龙卧虎,想在天才堆里出头,光有技术是远远不够的。

“你的竞争对手是谁?”付成问。

“主要对手是经管学院的,叫李策。”陈默的眉头皱了起来,“他很会说,听说跟学生会很多人关系都很好。他的竞选口号是‘丰富校园文化生活,迎接文艺复兴的春天’。”

“文艺复兴的春天?”马刚撇撇嘴,“不就是多办舞会,多放电影吗?俗气!”

“但大家就吃这一套。”赵卫东一针见血。

果然,几天后,陈默的第一次竞选宣传就遭遇了滑铁卢。

他在几栋宿舍楼下贴了海报,上面用矩阵和流程图详细阐述了他的“校园计算资源优化方案”。

结果第二天,他的海报旁边就出现了李策的海报,上面只画了一个大大的舞会场面,配上一行字:“技术宅拯救不了你的周末,但我可以。周六晚大礼堂,‘未名湖之夜’舞会,我请客!”

对比之下,高下立判。陈默的海报前门可罗雀,李策那边围满了人。

李策甚至在公开场合半开玩笑地评价陈默:“陈默同学是个伟大的程序员,他应该去和机器谈恋爱,而不是来竞选一个需要和人打交道的位置。难道我们科协未来的活动,就是大家排排坐,一起看他优化代码吗?”

这话引来一阵哄笑,也让陈默的脸涨成了猪肝色。

他把自己关在宿舍里,一整天没出门。

付成从实验室回来,看到他那副样子,把一瓶北冰洋汽水放在他桌上。

“被人嘲笑了?”

陈默没说话,点了点头。

“知道为什么吗?”付成拉了把椅子坐下,“因为你试图把发动机的详细参数,卖给一个只想知道这车漂不漂亮、开起来爽不爽的顾客。你的技术很好,但你的‘翻译’水平太烂。”

“翻译?”

“对,翻译。”

付成指了指他的海报。

“‘提高机时利用率’,这是说给教授听的。你应该告诉同学们,‘我的系统能让你预约实验的时间缩短一半’;”

“‘分时作业系统’,你应该说‘以后大家可以一边算数据,一边用终端跟女朋友发消息’。

把你的技术,翻译成他们能切身感受到的好处。”

“没有人关心你的发动机有几个气缸,他们只关心一脚油门下去,能不能感受到推背感。”

陈默的眼睛,一点点亮了起来。

“我……我好象明白了。”

正当付成在给室友当“狗头军师”时,实验室那边,他们的“土炮”放大器也终于迎来了最关键的时刻。

经过无数次失败和修正,第一块看起来勉强象样的原型板,终于焊接完成了。

板子不大,但上面密密麻麻布满了各种组件和飞线,象一个简陋但复杂的微缩城市。

所有人都围在实验台前,屏住了呼吸。

钱立人教授亲自拿着万用表的表笔,准备进行通电测试。

付成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。

仿真和理论都通过了,但实际电路是另一回事。

一个虚焊,一个组件的细微差异,都可能导致满盘皆输。

“通电!”钱立人沉声下令。

孙涛小心翼翼地合上了电源开关。

示波器的屏幕上,一条水平的绿线,开始轻微地波动。

“有信号了!”张伟惊喜地叫道。

但下一秒,那条线突然开始剧烈地上下摆动,振幅越来越大,瞬间超出了屏幕的范围,变成了一片杂乱的模糊光团。

与此同时,一股焦糊味弥漫开来。

“啪”的一声轻响,电路板上一颗黑色的三极管,冒出了一缕纤细的青烟。

失败了。

就在这最令人沮丧的时刻,实验室的门“吱呀”一声被推开了。

行政总办的王副主任,背着手,慢悠悠地走了进来。

他身后还跟着几个人,脸上都带着一种公事公办的严肃表情。

王副主任的目光,精准地落在了那块还在冒烟的电路板上,嘴角勾起一抹难以察觉的微笑。

“钱教授,听说你们项目组自力更生,取得了重大技术突破?”

他故作关切地问道。

“我代表学校,特地组织了一个中期项目评审小组,过来看看你们的成果。这……不会就是你们的成果吧?”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