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品小说网

繁体版 简体版
e品小说网 > 八零:截胡娇妻,奖励光刻机 > 第75章 春节里的诗和远方

第75章 春节里的诗和远方

火车抵达红星市时,已是深夜。

熟悉的站台,熟悉的空气,让一路紧绷的郑伊玲长长舒了口气

“我们回家啦。”她开心地说。

付成笑着点了点头,帮她理了理被风吹乱的头发。

回到家属院,周蕙兰还没睡,正坐在灯下给他们缝补衣服。

看到两人平安回来,她那颗悬着的心才终于放下。

“回来就好,回来就好。”她拉着郑伊玲的手,嘘寒问暖。

第二天,付成去了一趟医院。

他没去找母亲,而是直接去了后勤科。

“刘科长,过年好啊。”付成笑着递上一包从南方带回来的特产。

刘进看到付成,先是愣了一下,随即堆起笑脸:“哎哟,是小付啊!稀客稀客!这是去哪儿发财了?”

“发什么财啊,就是跟着学校的老师出去长长见识。”付成打着哈哈。

两人寒喧了几句,付成状似无意地问道:“刘科长,最近咱们院里,是不是有什么关于我的风言风语啊?”

刘进的表情僵了一下,眼神有些闪躲:“没……没有啊,能有什么风言风语。”

付成笑了笑,不再追问。

他知道,刘进一定在背后搞了小动作。

不过没关系,跳梁小丑而已,他现在已经懒得在这种人身上浪费时间了。

春节很快就到了。

除夕夜,一家三口围坐在一起,吃着热气腾腾的年夜饭。

周蕙兰看着付成和郑伊玲,脸上满是欣慰的笑容。

郑伊玲给周蕙兰夹了一筷子鱼肉:“妈,您多吃点。”

付成看着眼前这温馨的一幕,忽然开口说道:“妈,伊玲,等过完年,我带你们出去旅游吧。”

“旅游?”周蕙兰和郑伊玲都愣住了。

在这个年代,旅游对于普通家庭来说,还是一个非常奢侈和遥远的概念。

“去哪儿啊?那得花多少钱?”周蕙兰首先想到的就是钱的问题。

“是啊付成,我们就在家待着挺好的。”郑伊玲也附和道。

“钱的问题不用担心。”付成说得很坚决,“妈,您这辈子都没怎么出过远门。伊玲,我们结婚了,也该有个蜜月旅行。就这么定了。”

他拿出了在东和公司时,藤原敬三给他的那笔“慰问金”。

虽然他拒绝了天价合同,但这点钱,对方还是硬塞给了他,算是全了礼数。

看着那一沓外汇券,周蕙兰和郑伊玲都惊呆了。

最终,在付成的坚持下,娘俩半是心疼半是期待地同意了。

大年初三,一家三口登上了南下的火车。

第一站,杭州。

当瘦弱的周蕙兰第一次站在西湖边,看到“平湖秋月”的牌坊,看到远处的雷峰塔和保俶塔,看到湖面上荡漾的游船时,她的眼睛湿润了。

她年轻时也是个爱读诗词的文艺女青年,苏堤春晓,断桥残雪,这些只在书本里见过的名字,如今真真切切地展现在眼前。

“真好看啊……”她喃喃自语。

郑伊玲也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秀美的江南风光,她挽着付成的骼膊,小脸上写满了新奇和兴奋。

“这就是白娘子和许仙相遇的地方吗?”

“是啊。”付成笑着给她讲着各种传说故事。

晚上,他们住在西湖国宾馆,这是当年接待外宾和国家领导人的地方。

付成用外汇券才订到了房间。

躺在柔软的大床上,郑伊玲还有些不敢相信。

“付成,我们这样……是不是太奢侈了?”

“不奢侈。”付成从背后抱着她,“你们是我最重要的人,值得最好的。”

第二站,桂林。

他们坐着竹筏,泛舟于漓江之上。

两岸的石山奇形怪状,倒映在碧绿的江水中,如同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卷。

“船在江上走,人在画中游。古人诚不我欺。”周蕙兰靠在船舷上,迎着江风,心情前所未有地舒畅。

郑伊玲则拿着付成给她买的“海鸥”相机,不停地按着快门,想把这所有的美景都记录下来。

付成看着身边这两个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,一个是他生命的来源,一个是他未来的归宿,她们脸上的笑容,比这甲天下的山水,更让他心醉。

系统的提示音在脑海中响起,温暖而纯粹。

最后一站,是当时还很荒凉的海南岛。

他们住在三亚的鹿回头招待所。

这里没有后世的喧嚣和拥挤,只有最纯粹的蓝天、白云、沙滩和椰林。

郑伊玲第一次看到大海,兴奋得象个孩子,脱了鞋就在沙滩上奔跑,踩着浪花,发出一串串银铃般的笑声。

周蕙兰也换上了清爽的裙子,坐在椰树下的躺椅上,喝着甘甜的椰子汁,眯着眼睛看着远方海天一色的景象。

她的气色,一天比一天好。

付成则彻底放空了自己,不去想什么光刻机,也不去想什么系统任务。

他只是陪着妻子在海边捡贝壳,陪着母亲在沙滩上散步,享受着这难得的宁静与温馨。

晚上,当地的渔民在沙滩上升起篝火,烤着刚打捞上来的海鲜。

郑伊玲这个小吃货彻底放飞了自我,左手一只烤龙虾,右手一只烤鲍鱼,吃得满嘴是油,还不忘往付成和周蕙兰嘴里塞。

一家人围着篝火,唱着不成调的歌,笑声传出很远。

半个月的旅行很快就结束了。

在返程的火车上,周蕙兰拉着付成的手,轻声说:“成子,妈知道你心里装着大事。去做吧,不用担心我。你和伊玲好好的,就是妈最大的心愿。”

郑伊玲也握住付成的另一只手,眼神坚定:“付成,不管你做什么,我都支持你。”

付成心中一暖,重重地点了点头。

回到红星市,开学的日子也近了。

付成和郑伊玲即将再次分别,一个北上京城,一个留在本市。

离别的前一晚,郑伊玲帮付成收拾着行李。

“到了学校,要按时吃饭,天冷了记得加衣服。”她絮絮叨叨地叮嘱着。

“知道了,管家婆。”付成从背后抱住她。

两人静静地相拥着。

就在这时,邮递员在楼下喊:“付成!有你的信!华清大学寄来的!”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