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品小说网

繁体版 简体版
e品小说网 > 洪荒:重生六耳,开局被鸿钧强收 > 第79章 整理所得 武夷布道

第79章 整理所得 武夷布道

“如今洪荒,谁不知你镇元子地仙之祖的名头?”

镇元子摇了摇头,未再多言,只是望着远方,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思索之色。

……

而离去的六耳猕猴,心中亦是思绪翻涌。

镇元子道法高深,为人磊落热情,地书与其联系紧密无比,想要谋取,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。

师尊的嘱托,如山沉重。

“唯有以真心换真心,以岁月换机缘了。”六耳猕猴暗叹一声,将遁光加快,返回武夷山道场。

此番万寿山之行,虽未直接触及地书。

但成功与镇元子、红云创建了良好的关系。

为日后更深层次的交往打下了基础。

而这,仅仅是漫长谋划的第一步。

洪荒路远,道阻且长。

……

自万寿山归来,六耳猕猴于武夷山洞府中静坐良久。

与镇元子、红云两位大能的论道。

虽多是倾听,却亦如明镜照心。

让他对自身所学、所行之道,有了更为清淅的映照与反思。

紫霄宫三听大道,西方魔劫血火淬炼,武夷山机缘偶得,乃至万寿山论道印证……

诸多经历、感悟、传承如同散落的珍珠,蕴藏无尽光华,却尚未串成一条璀灿夺目的道途之链。

尤其是他如今已证得金仙道果,下一步便是要明悟自身太乙之路,为将来攀登大罗,乃至窥探混元打下坚实根基。

“太乙者,洞悉本源,明晰己道,凝聚道果之独特韵味也。”六耳猕猴心有所感。

“吾之道,根植于《九转玄功》,源于力之大道,融汇战之真意,更有那五色莲花之玄奇、鸿蒙量天尺之功德、冥书之轮回气息……”

“纷繁复杂,需得梳理集成,方能见得真我,踏出属于玄音的太乙之路。”

如何梳理?

闭门造车,苦思冥想,固然是一种方法。

但大道无形,生育天地。

大道无情,运行日月。

大道无名,长养万物。

道,在天地间,亦在众生中。

“昔日师尊于紫霄宫开讲,泽被洪荒,吾虽不才,或可效仿一二,于这武夷山开讲自身之道。”一个念头在他心中升起。

“讲道非为好为人师,实乃以教为学,以言证心。”

“将自身所思所悟宣之于口,梳理于外,或可触类旁通,照见自身不足。”

“更能引动天地道韵,交感众生智慧,于这宣讲之中,寻觅那太乙玄机。”

此念一生,便如种子落地,迅速生根发芽。

他感应自身状态。

金仙道果稳固,法力充盈,对力之大道、战之真意的理解也到了一个新的瓶颈。

正是需要外力推动,打破窠臼之时。

“善!便以此武夷山为道场,开讲玄音之道,有缘者皆可来听!”

决心既定,六耳猕猴便不再尤豫。

他首先传音给已被点化的山河神兽。

命其将“玄音道人将于武夷山开讲大道”的消息,通过地脉波动、山风流转等自然方式,悄然传递出去。

不刻意张扬,亦不设门坎,一切随缘。

随后,他于武夷山主峰之巅,选了一处平坦开阔的巨石,稍作清理,设下一个简单的蒲团。

又引动山中灵泉,化作氤氲水汽,洗涤山巅,使得此地愈发清灵。

他并未布设什么华丽的讲坛,大道至简,有心者自然能闻。

消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,虽未掀起滔天巨浪,却也在这相对僻静的南方大陆漾开了涟漪。

一些附近山泽中潜修的精怪,偶然游历至此的散仙。

乃至一些开启了灵智的飞禽走兽,皆心有所感。

或好奇,或渴望,或半信半疑地朝着武夷山汇聚而来。

讲道之期定于九九八十一日之后,取圆满循环之意。

……

时日一到,朝阳初升,紫气东来。

六耳猕猴身着朴素的青色道袍,身形悄然出现在主峰巨石蒲团之上。

他面容平和,目光清澈,周身并无迫人气势,反而有种与周遭山川融为一体的自然和谐。

此时,山巅四周,已然聚集了数百万身影。

有道体已成,仙光缭绕的散仙。

有半化人形,保留部分本相特征的山精水怪。

亦有懵懂无知,只凭本能前来的灵兽飞鸟。

修为参差不齐,从初开灵智到真仙境界皆有。

却都安静地或坐或立,目光聚焦于蒲团上的那道身影。

六耳猕猴目光扫过下方众生,见其虽杂,却无喧哗,心中微微颔首。

他并未立刻开讲高深大道,而是先开口,声音平和,却清淅地传入每一位听道者耳中,直抵心神:

“诸位道友有礼。”

“贫道玄音,今日于此武夷山,开讲自身修行浅见,非为授业,实乃共参。”

“道在脚下,亦在心中,望此番讲道,能对诸位有所启迪,亦能助贫道照见己身。”

开场白简单直接,并无倨傲之意,令不少心存疑虑者稍稍安心。

“今日所讲,首重根基,乃‘聆听’之道与‘力量’之本。”六耳猕猴缓缓道来,他从自身天赋神通说起。

“聆听之道”实则为‘心’之延伸。”

“聆听,非仅用耳,更需用心。”

“听风辨踪,可知吉凶。”

“听水观势,可明缓急。”

“听草木生长,可悟生机。”

“听金石铿锵,可感坚毅……”

“天地万籁,皆含道韵。”

“修此聆听之道,在于静心凝神,摒弃杂念,使心如明镜,方能照见万物真实,捕捉冥冥中的大道玄音。”

六耳猕猴讲述如何以耳通心,如何从纷繁复杂的世间声音中,剥离出有用的信息,感悟其中蕴含的法则碎片。

这并非具体的修炼法门,而是一种感知天地、认识世界的方法论。

不少以耳目见长的精怪听得如痴如醉,它们天生感官敏锐,却从未想过可以如此系统地运用与提升。

随后,他话锋一转,切入自身根本……“力”之大道。

“感知天地,明辨万物之后,需有护道之力,亦需有践行之道之力。”

“贫道所修,内核便是一个‘力’字。”六耳猕猴声音渐沉,周身隐有道韵流转。

“此力,非是蛮力。”

“凡俗之力,举鼎扛山。”

“修行之力,搬山填海。”

“而大道之力,可开天辟地,可造化众生。”

“力之运用,首在‘凝聚’。”

“散沙无力,聚沙成塔。”

“将自身精气神,乃至对天地的感悟,凝聚于一点,方能无坚不摧。”

六耳猕猴并指如剑,并未动用法力,只是意念凝聚。

指尖前方的空气便发出细微的嗡鸣,仿佛承受不住那股无形的压力。

“其次,在于‘掌控’。”

“力大者易折,非是力之过,而是掌控不足。”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