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品小说网

繁体版 简体版
e品小说网 > 洪荒:重生六耳,开局被鸿钧强收 > 第78章 红云之忧 镇元起疑

第78章 红云之忧 镇元起疑

“此法最为艰难,却也最为逍遥。”

“然,盘古大神前车之鉴,亦说明此法风险极大,非大毅力、大根脚、大机缘者不可为。”

“道祖有言,此法成功者,唯盘古尔。”

他顿了顿,继续道:“至于鸿蒙紫气,乃是天道圣位之基,乃是一条康庄大道,虽有其限制,但前途明朗。”

“红云兄福缘深厚,得此紫气,乃是天定机缘,只需按部就班,参悟天道,积累功德,未来圣位可期。”

“迷茫或许有之,但坚定道心,顺其自然即可。”

他这番话,既点明了法则证道的艰难与超脱,也肯定了功德成圣的稳妥,并未因自身选择而以偏概全,显得中正平和。

镇元子抚须点头,接口道:“玄音贤弟所言甚是。”

“红云老弟,你之机缘,不知羡煞多少旁人,何必自寻烦恼?”

“安心在我这观中修行,参悟紫气奥秘便是。”他称呼六耳猕猴为“贤弟”,亦是认可了其身份与见识。

红云闻言,苦笑一声,摇了摇头,却也未再多言,只是默默品茶。

镇元子又将目光转向六耳猕猴,道:“贤弟选择法则证道之路,勇气可嘉。”

“不知对这大道,有何见解?”

六耳猕猴知道,真正的“论道”开始了。

他收敛心神,将自身对《九转玄功》的领悟,以及对“混沌开”那一丝的感悟,缓缓道来:“贫道浅见,法则大道,并非蛮力。”

“其一,在于‘凝聚’,将散乱之气、神、意、法,凝于一点,方能无坚不摧。”

“其二,在于‘掌控’,非是法则为尊,而是能完美掌控自身每一分力量,乃至引动天地之力为我所用者,方为真力。”

“其三,在于‘意志’,力随心走,心念所至,力量所及,其中蕴含不屈、开辟、守护之意志,方能力贯乾坤。”

他言语之间,周身隐隐有道韵流转,虽未发力,却自有一股令人心悸的磅礴气势内蕴,仿佛举手投足间,便能撕裂虚空。

这是他修炼《九转玄功》与经历无数血战自然养成的气度。

镇元子眼中精光一闪,赞道:“好一个‘凝聚、掌控、意志’!”

“贤弟对法则证道理解,已臻化境。”

“可见道祖亲传,果然非同凡响。”他顿了顿,话锋一转,“然,法则之道刚猛无俦,过刚易折。”

“贫道观贤弟气息,虽磅礴浩然,却亦隐含锋芒。”

“须知这洪荒天地,并非唯有刚猛一途。”

“大地厚德载物,水善利万物而不争,皆有其道。”

他这是以自身擅长的土之道,来与六耳猕猴探讨刚柔并济之理。

六耳猕猴虚心受教,道:“大仙所言极是。”

“贫道亦知此理,故游历四方,体悟天地自然,以期调和自身。”

“譬如这万寿山,地脉浑厚,生机内蕴,看似平和,实则蕴含无穷伟力,可承载万物,亦可倾复山河。”

“此等‘厚土’之道,刚柔并济,贫道心向往之。”

他巧妙地将话题引向了大地之道,正是为了后续探寻地书做铺垫。

镇元子闻言,脸上露出深以为然之色,抚须笑道:“贤弟能见于此,足见慧根。”

“这大地之道,确有其玄妙。”

“万物生于土,归于土,循环往复,是为轮回。”

“大地承载一切,记录一切,山川地理,灵脉走向,莫不在其掌控之中。”

他言语间,隐隐流露出一丝对自身执掌地书权柄的自矜,但也仅限于同道间的交流,并无眩耀之意。

红云在一旁听着,时而插言几句自身对火云之道、逍遥之道的理解。

他虽然得了鸿蒙紫气,但自身根基道法并未丢弃。

三人你一言我一语,虽大部分时候是镇元子和红云在阐述自身大道,六耳猕猴多是倾听、请教。

但他偶尔提出的见解,往往能切中要害,发人深省,令镇元子和红云也不敢小觑这位“晚辈”。

论道之间,六耳猕猴神识敏锐。

能清淅地感受到,在镇元子谈及大地之道时。

其周身道韵与这万寿山,乃至与冥冥中一股函盖整个洪荒大地的磅礴意志隐隐相连。

这并非镇元子自身的力量,而更象是一种“权限”或者说“印记”,源自一件与他性命交修的无上宝物。

“地书……果然玄妙非常。”六耳猕猴心中暗忖。

“与此宝相合,镇元子在这洪荒大地之上,几乎立于不败之地。”

“想要谋取,难,难,难!”

但他并未气馁,反而更加坚定了徐徐图之的决心。

此番拜访,能得镇元子、红云以道友、贤弟相称,热情接待,坐而论道,已是成功的第一步。

至少,他这位“玄音道人”,在镇元子心中,已不再是陌生的道祖弟子,而是一位可堪交流、颇有见地的同道中人。

香茗渐冷,日影西斜。

一场论道,持续了数个元会之久。

三人皆觉获益匪浅。

镇元子心情颇佳,笑道:“与贤弟论道,如饮醇醪,不觉自醉。”

“贤弟若不嫌弃,不妨在观中多住些时日,贫道这万寿山虽无甚奇景,倒也清静,人参果也将近成熟,届时还请贤弟品尝一番。”

六耳猕猴心中一动。

人参果乃先天灵根,九千年一成熟,闻一闻能活三百六十岁,吃一个能活四万七千年,更是蕴含乙木本源,对修行大有裨益。

此乃镇元子莫大的善意。

他起身拱手,诚恳道:“大仙盛情,贫道感激不尽。”

“只是贫道初立道场于南方武夷山,诸事未定,还需回去打理。”

“此次论道,收获良多,他日若得闲遐,定再来叼扰,向大仙请教。”

他并未急于留下,恰到好处地告辞,反而显得不卑不亢,目的纯粹。

镇元子见他去意已决,也不强留,与红云一同起身相送:“既如此,贫道便不留贤弟了。”

“贤弟日后若有闲遐,万寿山五庄观大门,随时为贤弟敞开。”

送至观门之外,六耳猕猴再次拱手作别,随即化作一道遁光,飘然远去。

望着六耳猕猴离去的方向,红云感叹道:“这位玄音贤弟,不愧是道祖亲传,根基深厚,心性沉稳,见识不凡,更难得的是不骄不躁,谦逊有礼。”

“洪荒后辈之中,当属翘楚。”

镇元子抚须点头,目光深邃:“确是非同一般。”

“他之道,刚猛凌厉,却又懂得藏锋,未来成就,不可限量。”

“只是……”他微微一顿,似有所感,“他此番前来,似乎并非单纯论道交友那般简单。”

红云笑道:“道兄多虑了,或许是慕名而来罢了。”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