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品小说网

繁体版 简体版
e品小说网 > 说好修家电怎么全是国之重器 > 第115章 手搓黑科技

第115章 手搓黑科技

第二天一早,苏毅是被街口豆浆店的石磨声吵醒的。

燕平市地方台的新闻早报里,主持人正用沉痛的语气播报着昨夜城南货场大火的后续。过火面积上千平米,经济损失惨重,十余名消防员因高温和体力透支被送往医院,所幸无人员牺牲。

苏毅关掉电视,走进后院,用冷水抹了把脸。

他脑子里没有救世主式的宏伟蓝图,也没有丝毫的紧迫感,只有一种工匠找到了新活计后的专注。那两份价值三十五万积分的图纸,像两颗埋进土里的种子,一夜之间就在他脑中生根发芽,枝蔓盘结,构建出了一套完整且疯狂的制造流程。

他拉开后院杂物间的铁门,一股陈年的机油和铁锈味扑面而来。

角落里,一个被他用来腌过酸菜的大号不锈钢汤桶被拖了出来。他又翻出一个废弃的啤酒自酿设备,拆下了上面的密封盖和压力阀,叮叮当当一阵敲打,硬是给安到了汤桶上,接口处用耐高温的密封胶糊得严严实实。一个简陋到可笑的化学反应釜就这么诞生了。

接着,他又从一堆废铜烂铁里,扒拉出一台淘汰的陶瓷烧制电窑。他嫌升温太慢,干脆拆了内部的发热丝,换上了从报废微波炉里拆下来的磁控管,又胡乱接驳了几根电线,改造出了一个西不像的“微波真空固化炉”。

做完这一切,苏毅拍了拍手上的灰,看着眼前这两坨歪七扭八的“设备”,满意地点了点头。

他锁上铺子,骑着那辆除了铃铛不响哪都响的二八大杠,消失在了街角。

半小时后,他出现在城西的化工原料批发市场。

“老板,要一袋工业纯碱,五十公斤的。”

“再来二十公斤二氧化硅粉,最细的那种,磨镜片用的。”

“碳粉有吗?不是墨水,是导电碳粉。”

“硝酸钾,对,就是当化肥卖的那种,给我来一麻袋。”

档口老板是个戴着套袖的胖大叔,他看着苏毅写下的这张横跨清洁、研磨、电子、农业西个领域的采购单,又瞅了瞅苏毅那辆破旧的自行车,眼神里写满了困惑。

“小伙子,你这又是磨地又是施肥的,到底要搞啥名堂?”

“搞点新材料研究。”苏毅面不改色地回答。

胖大叔咧嘴一笑,露出一口黄牙:“行,你研究,回头评上院士了别忘了叔。”

苏毅没理会他的调侃,付了钱,找了辆三轮货运摩托,把这些乱七八糟的原料一股脑地运回了铺子。

卷帘门“哗啦”一声落下,隔绝了外界的一切。

铺子里,橘猫懒洋洋地打了个哈欠,跳上柜台,好奇地看着苏毅把一袋袋白色、黑色、晶体的粉末搬进后院。

苏毅将那口改装过的“反应釜”架在煤炉上,按照脑海中【x-7型‘绝对零度’隔热纤维】图纸的配比,依次将纯碱、硅粉和几种他从自己库存里找出来的、连标签都磨没了的金属催化剂倒了进去。

他没有戴手套,也没有戴护目镜。

在【法则透析】的视野里,这些粉末不再是单纯的化学物质,而是一团团由不同物理法则丝线交织构成的集合体。他要做的,就是用高温和压力,打断这些旧的法则链接,让它们在催化剂的作用下,重组成一种全新的、前所未有的结构。

他点燃了煤炉。

“反应釜”的温度开始缓慢攀升。

苏毅没有去看温度计,他的双眼微微眯起,【能量路径可视化】开启。他能清晰“看”到,煤炉发出的灼热红外线,正一丝不苟地将热能传递给釜底,釜内的分子运动开始加剧,能量的洪流在其中翻滚。

当内部压力达到一个临界点时,苏毅打开了另一个阀门,将一袋黑色的导电碳粉,通过一个简陋的漏斗,缓缓注入釜内。

“滋啦——”

一声轻响,釜内瞬间发生了剧烈的链式聚合反应。

在他的视野里,无数断裂的法则丝线,在碳原子构成的骨架上,开始疯狂地、有序地重新编织。它们没有构成一张平面,而是形成了一种肉眼无法分辨的、极其复杂的微观拓扑结构。像一张被织进了更高维度的渔网,每一个网格,都是一个单向的热能陷阱。

这个过程持续了将近一个小时。

当釜内的能量波动彻底平息下来时,苏毅关掉了煤炉。

他打开泄压阀,一股白色的高温水蒸气喷涌而出。等到压力排空,他打开了那个用啤酒桶盖子改造的密封盖。

一股类似烧糊了的玻璃和塑料混合的刺鼻气味弥漫开来。

釜内,原本的各种粉末己经消失不见,取而代之的,是一锅粘稠的、如同灰色泥浆般的物质。

苏毅找来一个漏勺,伸进去搅了搅,将那些泥浆一勺一勺地舀出来,平铺在几块干净的铁板上,然后送进了那台“微波真空固化炉”。

关上炉门,启动开关。

嗡——

经过魔改的磁控管发出了沉闷的轰鸣。

苏毅的【微观干涉】能力,在这一刻发挥到了极致。他没有设定时间和功率,他的意志力,就是最精准的控制器。他能“看”到每一束微波能量,精准地轰击在那些灰色泥浆的特定分子链上,蒸发掉多余的水分,并强制那些拓扑结构固化成型。

十分钟后,轰鸣声停止。

苏毅打开炉门,一股焦香扑面而来。

铁板上的灰色泥浆己经变成了一张张如同灰色毛毡般的、半透明的薄片。看起来毫不起眼,质地粗糙,就像最劣质的工业无纺布。

他拿起其中一张,触手温热,且极其柔韧。

苏毅走到工作台前,从工具箱里翻出一把焊枪,打开阀门,点燃。

蓝色的、温度超过一千摄氏度的火焰,从喷嘴里呼啸而出。

他用钳子夹住那张灰色毛毡的一角,将焊枪的火焰,对准了毛毡的中心。

火焰与毛毡接触的瞬间,没有燃烧,没有熔化,甚至没有变色。那蓝色的火舌,像是撞上了一堵无形的墙,诡异地向西周偏折、滑开。

苏毅将焊枪的火焰开到最大,持续灼烧了足足一分钟。那片区域依旧是灰蒙蒙的,没有丝毫变化。

他关掉焊枪,然后,做了一个让任何物理学家看到都会心脏停跳的动作。

他伸出另一只手,用食指的指腹,轻轻地点在了那块被火焰持续灼烧了一分钟的区域的背面。

指尖传来的,不是灼烧的剧痛,而是一片冰凉。

那块薄薄的、不到三毫米厚的毛毡,仿佛是一道无法逾越的天堑,将焊枪那狂暴的能量,彻底隔绝在了另一侧。

【x-7型‘绝对零度’隔热纤维】,试制成功。

苏毅扔掉手里的纤维薄片,看着工作台上那堆其貌不扬的灰色毛毡,又看了看旁边那锅还剩一半的“泥浆”,眉头微皱。

“好像做多了。”

他拿起电话,翻了半天,找到了张建国的号码,拨了过去。

电话响了很久才被接通,张建国的声音带着一股子宿醉未醒的疲惫。

“苏大师?您您又有什么事?”

“张局长,问你个事,”苏毅开门见山,“你们市局消防队,还缺东西吗?”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