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品小说网

繁体版 简体版
e品小说网 > 八零:截胡娇妻,奖励光刻机 > 第28章 人外有人

第28章 人外有人

接下来的两个小时,付成感觉自己的大脑象是被塞进了一台高速搅拌机。

钱立人教授根本没把他当成一个新生,他拉着付成,指着一台锈迹斑斑的机器,开始以一种很快的语速讲解,而且讲得很快。

“这是我们自己攒的反应离子刻蚀机,真空室是找校办工厂焊的,密封性勉强达标。磁场线圈是拿报废的电机改的,功率不稳。你看这个石英观察窗,里面都发黑了,这是因为等离子体轰击造成的污染,每次实验都得拆下来用氢氟酸洗,麻烦得要死!”

他一边说,一边在旁边的黑板上飞快地写下一连串付成看得头晕眼花的公式。

“我们现在的问题是,等离子体密度不均匀!你看这个腔体结构,按照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理论,电场分布应该是这样的,但是实际测量下来,边缘局域的等离子体浓度只有中心的百分之七十!这就导致刻蚀速率不一致,晶圆中心都刻穿了,边缘还没反应!”

“我试过调整射频源的功率,也试过改变气体流量,但效果都不好。有人提出增加一组辅助电极,但那会破坏真空的对称性,引入新的污染源……”

付成站在那里,第一次感受到了什么叫知识的碾压。

他的20点智力让他能勉强跟上钱教授的思路,能理解“密度不均”、“速率不一致”这些概念意味着什么。

但他脑子里一片空白,那些公式就象天书,每一个符号他都认识,但组合在一起就成了异星语言。

系统带给他的是学习能力和分析能力的上限,就象给了他一台顶级配置的计算机,可这台计算机里,连作业系统都还没装全,更别提专业的应用软件了。

而眼前的钱立人,他本身就是一座行走的知识库,一部活的半导体发展史。

“你怎么看?”钱立人突然停下来,转头问付成,眼神里充满了期待。

付成张了张嘴,半天说不出一句话。他能说什么?

说“教授我觉得您说的都对”?那不成拍马屁了。说出自己的想法?他连问题本身都还没完全消化。

这是他重生以来,第一次感到如此的无力。

之前无论是对付张浩宇,还是忽悠刘胖子,他都游刃有馀。

因为那些都属于人情世故的范畴,凭借两世为人的经验和系统的加成,他能轻松拿捏。

但现在,他面对的是纯粹的、硬核的科学。在这里,任何投机取巧都毫无用处。

看到付成窘迫的样子,钱立人眼中的期待慢慢冷却,取而代之的是一丝了然。

他摇了摇头,自嘲地笑了笑:“也是,我太心急了。你才刚来,连《固体物理》都没学过。”

他转身从一个堆满书的架子上,抽出厚厚的一摞书,足有半迈克尔,“砰”的一声放在桌子上,激起一片灰尘。

“这些,拿回去看。”钱立人的语气恢复了平淡,“《仿真电路》、《数字电路》、《半导体物理》、《固体物理导论》,还有这几本最新的外文期刊论文,我给你画了重点。看不懂的就先跳过,但必须看。一周后,来找我,给我写一份你对等离子体刻蚀技术现状的理解报告。不少于五千字。”

付成看着那座书山,感觉头皮发麻。这工作量,怕是普通学生一个学期的量了。

“还有,”钱立人补充道,“以后每周六周日,你都到我这里来。不用你动手,就在旁边看着,学着。”

付成抱着那摞比砖头还沉的书,晕晕乎乎地走出了实验楼。

夕阳的馀晖洒在他身上,他却感觉不到一丝暖意,只有满心的震撼和……一丝兴奋。

“人外有人,天外有天啊……”他喃喃自语。

系统是很强,但它不是神。

真正的强大,是像钱教授那样,把知识彻底融入自己骨血的学者。

自己要走的路,还长着呢。

他回到宿舍,赵卫东和陈默都在。

看到他抱回一座“山”,赵卫东夸张地叫了起来:“我靠,付成,你这是去图书馆打劫了?开学第一天就这么拼?”

陈默则推了推眼镜,看着那些书名,眼神里流露出敬畏:“《高等半导体物理》……这都是研究生的教材了。”

付成苦笑着把书放在桌子上,感觉两条骼膊都不是自己的了。

就在这时,宿舍门被敲响了。

系里的学长李建兵探进头来,他看到付成,表情有些奇怪,欲言又止。

“付成,你出来一下。”

付成跟着他走到走廊尽头。李建兵压低了声音,神情严肃:“付成,系办公室的王老师刚才到处找你。”

“找我?什么事?”

“说是……学校行政办公室那边转来一封关于你的信。”李建兵看着他,斟酌着用词,“好象是你的背景核查材料,让你明天一早过去一趟。你……在老家那边,没得罪什么人吧?”

付成的心,猛地一沉。

该来的,还是来了。刘进那只躲在阴沟里的老鼠,终究还是咬了过来。

第二天一早,付成怀着复杂的心情,敲响了系办公室的门。

开门的是一位四十多岁的女老师,姓王,戴着一副黑框眼镜,表情严肃,嘴角和眼角都带着向下的弧度,象是常年都在为什么事烦心。

她就是学长李建兵口中的王老师,负责处理学生文档和日常事务。

“是付成同学吧?”王老师的声音没什么温度,公事公办。

“王老师您好,我是付成。”

“进来吧。”

王老师从一个上了锁的铁皮柜里,取出一份文档袋,从里面抽出一封信,连同信封一起放在桌上,推了过来。

“你看看吧。这是你的原单位,红星市医院,通过市里,再由学校总办转过来的‘情况说明’。”

她特意在“情况说明”四个字上加重了语气,透着一股说不清的意味。

付成拿起那封信。信纸是单位常用的稿纸,上面的字迹工整,但措辞却阴险到了极点。

信的开头冠冕堂皇,先是祝贺付成考入华清大学,为原单位争了光。但笔锋一转,就开始夹带私货。

“……该同志学习能力突出,但个人思想方面,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倾向。其在医院工作期间,与本院张浩宇同志(前外科副主任)之间,因个人问题产生过较大矛盾。据部分群众反映,付成同志在处理矛盾时,手段较为激烈,且善于利用规则,为自己谋取利益,例如在住房分配等问题上,表现出与年龄不符的‘成熟’。其家庭关系复杂,婚姻情况也存在一些特殊之处……”

信里通篇没有一句明确的指控,全都是“据反映”、“存在倾向”、“值得注意”这类模棱两可的话。

它将付成反抗张浩宇的正义之举,扭曲成“手段激烈”;将他凭借智慧和合法手段保护自己和家人的行为,污蔑为“为自己谋取利益”。

还有那句“婚姻情况特殊”,直接把矛头对准了他和郑伊玲的关系。不过,谁说大学生就不能结婚的,他们两个的年龄都符合国家标准了。

在80年代,这样一封来自“原单位”的官方信函,分量极重。它虽然不能直接给付成定罪,却足以在他干净的履历上,泼上一大盆脏水。这会影响他的入党、评优,甚至未来的毕业分配。

落款是红星医院后勤科,盖着鲜红的公章。但签名处,那个龙飞凤舞的名字,付成一眼就认了出来——刘进。

“这个老王八蛋……”付成心里骂了一句,脸上却不动声色。

他早就料到刘进会有后手,却没想到对方会用这种手段,直接从“德”上面动手。

“看完了?”王老师的声音把他拉回现实。

她的眼神里带着审视,“付成同学,学校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很看重的。这封信虽然说得比较模糊,但影响不好。系里需要你写一份书面说明,解释一下信里提到的情况。”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