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品小说网

繁体版 简体版
e品小说网 > 八零:截胡娇妻,奖励光刻机 > 第94章 用服务改写行业规则(5更,求月票和推荐票)

第94章 用服务改写行业规则(5更,求月票和推荐票)

郑伊玲推门进来时,付成正对着那本厚得象砖头一样的《hjd-01型用户手册》草稿发呆。

“看帐本看出斗鸡眼了,你这儿灯光好,我来缓缓。”她说着,自己倒了杯水。

付成指了指那本手册:“你觉得这玩意儿,给客户看,客户能看懂吗?”

郑伊玲瞥了一眼,上面全是密密麻麻的电路图、指令集和参数表。

“看不懂。”她回答得干脆利落,“我觉得,除了陈默和张伟,咱们公司能看懂的都不多。”

“这就是问题所在,也是机会所在。”付成敲了敲桌面。

“恩?”郑伊玲没明白。

“nec、西门子,他们卖的是什么?是一个漂亮的、封装好的铁盒子。用户手册薄薄一本,告诉你开关键在哪,插头插哪。简单,省心。”

“可一旦出了问题,怎么办?”付成自问自答,“打电话,填单子,等他们的工程师从沪市、从京城,甚至从霓虹国飞过来。一来一回,半个月没了。”

他拿起那本厚重的手册,在郑伊玲面前晃了晃。

“我们卖的是什么?我们卖的是这个。”

“一本没人看得懂的天书?”郑伊玲忍不住吐槽。

“不,我们卖的是一个可以被无限定义的‘解决方案’。”

付成的眼睛里闪着光。

“这本天书,就是我们插进他们铁板一块市场里的,一把锥子!”

“客户看不懂,我们就教到他懂。客户懒得懂,我们就派人帮他弄懂,替他操作,替他维护。”

“他们卖的是产品,是一锤子买卖。我们卖的是服务,是细水长流的陪伴。”

郑伊玲的眼睛瞬间亮了。

作为财会专业的学生,她立刻抓住了关键词——“细水长流”。

这意味着持续的客户关系,意味着后续升级的可能,意味着一个别人无法轻易模仿的护城河。

“我明白了!”她激动地一拍手,“他们是卖汽车的,我们是卖一个带终身司机的车队!”

“比喻很贴切。”付成赞许地点点头,“这个‘司机’,还必须是顶级的司机。”

“所以,任总和陈向东他们的失败,是必然的。因为他们还在用卖‘铁盒子’的思路,去跟人家拼价格,拼关系。”

“从一开始,我们的赛道就错了。”

付成站起身,在小小的办公室里踱步。

“我们没有钱跟他们打价格战,没有背景跟他们拼关系网。我们有的,就是一群懂技术的、肯吃苦的、华清大学毕业的‘书呆子’。”

“这恰恰是我们最大的财富。”

他停下脚步,看着郑伊玲。

“我要立刻组建一个部门,一个我们公司、乃至全华夏国这个行业里,都没有过的部门。”

“叫什么?”

“客户服务部。”

这四个字,在1988年的夜晚,听起来有些平平无奇。

但付成知道,它将颠复整个行业的规则。

他立刻拿起电话,分别打给了任飞和陈向东在招待所的号码。

电话接通。

“你们没有失败。”付成说道。

“你们只是用错误的方法,验证了一条走不通的路。这在研发里,叫‘排错’,是宝贵的经验。”

“现在,我给你们新的作战任务。”

招待所里,任飞、陈向东、赵卫东,所有人都围在电话旁。

“从现在开始,忘掉hjd-01是一个产品。它是一个承诺。”

“任总,你明天再去一趟昆城邮电局,找刘局长。”

“还去找他?他都快把我们扫地出门了!”任飞不解。

“这次,不谈价格,不谈技术。你就告诉他一句话。”

付成一字一顿地说道:“我们红花瓣,将免费派遣两名华清大学毕业的工程师,在昆城驻扎一年。只要他们的交换机在运行,我们的工程师就24小时待命,30分钟内到场。”

“我们不是来卖设备的,我们是来当他们邮电局的‘技术保镖’。这个诚意,nec给得起吗?”

他又转向对陈向东说:“向东哥,你在沪市也一样。别再去堵王局长的大门了。他不是‘技术迷’吗?那我们就给他一场技术的‘满汉全席’。”

“我马上让公司所有技术骨干,包括钱教授、林教授,组成一个‘技术支持团’。从明天开始,你们的任务不是推销,是‘免费问诊’。”

“去沪市周边的县、区、乡镇邮电局,去那些用着老旧设备、被大厂看不上的地方。告诉他们,我们红花瓣,可以免费为他们做网络规划、技术咨询、人员培训。我们带来的,是华清大学整个精密仪器系和自动化系的智力支持!”

“我们不求订单,只求一个机会,一个让他们知道‘红花瓣’这三个字意味着什么的机会。”

“农村包围城市,不是让你去农村卖东西,是让你去农村‘送温暖’、‘插旗子’!”

挂掉电话,付成又拨通了研发大楼内线的号码,把所有还在加班的技术骨干都叫到了会议室。

张伟打着哈欠走进来:“付总,大半夜的,又有什么新想法了?”

付成看着眼前的这群精英,钱立人、林为民、陈默、秦雪……

“各位,从今天起,我们公司除了研发部、市场部、财务部之外,再成立一个新部门——客户服务与技术支持部。”

“我宣布,在座的每一位,从我开始,都是这个部门的第一批员工。”

“啊?”张伟的嘴巴张成了o型,“我们……我们是搞研发的,怎么还去搞服务了?”

“对!”付成斩钉截铁,“我们的研发,不能只停留在实验室里。我们的工程师,不能只对着图纸和代码。你们要深入一线,去听炮火的声音,去理解客户真正的痛苦。”

“我要你们每个人,都要轮流去客户现场。去给他们装机器,去给他们讲课,甚至去帮他们打扫机房。”

“我要让这个市场上所有人都知道,买nec、西门子的产品,你买到的是一台冰冷的机器。买我们红花瓣的产品,你买到的是一整个华清大学的技术团队,成为你随叫随到的朋友!”

秦雪皱了皱眉:“这……成本太高了吧?”

“不。”郑伊玲站了出来,她的脸上泛着兴奋的光芒,“这才是最高明的成本控制。我们用‘人力’这个我们最富馀的资源,去对冲‘资本’和‘关系’这两个我们最稀缺的资源。我们是在用‘智力’,换取市场的时间和空间!”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