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品小说网

繁体版 简体版
e品小说网 > 华娱从夺取金狮开始 > 第536章 嘉禾新计划

第536章 嘉禾新计划

陈凯歌还在台上畅谈着《赵氏孤儿》的艺术追求,声称这部作品已得《霸王别姬》八分神韵。台下,陈红却已牵着儿子阿瑟,笑盈盈地朝周溯走来。

那张精致的邀请函是陈红亲笔所写——周溯能赏光前来,让她觉得脸上格外有光。毕竟以周溯如今在圈内的地位,能出席这场首映礼,本身就是最好的宣传。她妆容精致的脸上漾着恰到好处的笑意,风韵犹存的眉眼弯成好看的弧度,任谁看了都觉得舒心。

倒是孩子有些怯生生的。阿瑟仰头望着周溯,眼睛里闪着兴奋的光,却“嗖”地躲到母亲身后,只探出半张小脸,偷偷打量着这位传说中的大哥哥。

“阿瑟,”陈红柔声哄着,指尖轻轻抚过孩子的发梢,“周溯哥哥不是你最崇拜的偶像吗?快和偶像问个好,以后要多向哥哥学习呀。”

“周溯哥哥好”小孩糯声应着,声音轻得像羽毛。

周溯伸手揉了揉小家伙的脑袋,与陈红寒暄几句,心里却跟明镜似的——这哪是带孩子见偶像,分明是借着孩子来攀交情。

如今圈内谁不知道,周溯就是个“点金圣手”,经他手的项目个个爆火,被他提携的演员个个飞升。女演员挤破头想当“周女郎”,演艺世家则变着法子拉关系,盼着能给下一代铺条康庄大道。去年金马奖最佳新人张紫枫,今年凭《唐山大地震》火成国民童星,陈红自然也不例外,早就盘算着让阿瑟在周溯这儿混个脸熟。

“阿瑟这孩子看着就灵气逼人,将来必成大器。”周溯话说得漂亮,哄得陈红眉开眼笑。至于心里怎么想?他压根没当回事——又不是自家孩子,何必费这个心。

十二月的贺岁档,一开场就杀得血雨腥风。

赵本山的《大笑江湖》率先出招,凭借其与小沈阳的国民度,加上喜剧的天然优势,首日斩获2000万,三天狂揽6200万。但口碑却两极分化到撕裂——喜欢的说“图个乐子挺好”,不喜欢的直接开喷:“朱延平只会拍烂片!”“赵本山这波吃相太难看了!”

紧接着,陈凯歌的《赵氏孤儿》重磅登场。首日2670万,首周末两天突破5100万。可星美老总前期吹嘘的“有《霸王别姬》八成功力”。

观众吐槽的浪潮根本挡不住:

“陈凯歌又来了!开头惊艳,结尾崩盘,画面再美也救不了故事的平庸!”

“这能有《霸王别姬》八成?骗鬼呢!”

“我越来越怀疑《霸王别姬》到底是不是他拍的了”

团队雇再多水军控评也无力回天,谁让他们前期把牛吹上了天,把观众的期待值直接拉爆了呢?

战场的另一边,冯小刚正为《非诚勿扰2》进行最后的宣传冲刺。而姜文的《让子弹飞》,则甩出了一版“够黄够暴力”、信息量爆炸的终极预告,瞬间点燃全网。

姜文最近接受采访,被问及片名由来时笑着爆料:“这名字是周溯喝酒时给起的,我觉得特带劲!”此言一出,再掀热议。本就因周溯在微博和采访中多次力挺而备受关注的《让子弹飞》,因为这层关系,期待值直接被顶满。

周溯空降香港那晚,刚落地就接到了姜文的电话,对面语气带着戏谑:“你跑香港干嘛去了?”

“公司有点急事。”周溯随口应付,怀里的阿sa闻言没忍住,“噗嗤”笑出了声。

姜文显然听见了,在电话那头嘿嘿一笑:“哦~那肯定是‘特要紧’的事,您忙,别耽误了正事儿。对了,首映礼可别忘了飞回来。”

挂了电话,阿sa在他怀里找了个更舒服的姿势,仰起脸问:“那片子,真有你说的那么神?”前几天周溯发微博力挺时,她也跟着转发了。

“必须是载入影史的经典。”周溯笑着捏了捏她的脸。

华谊之前发来的《非诚勿扰2》首映邀请,他直接婉拒了——开什么玩笑,自家真金白银投资的《让子弹飞》马上就要和它正面厮杀,哪有跑去给对手站台的道理?

周溯这趟来香江,陪阿sa只是顺带,真正的重头戏是嘉禾的新项目《扫毒》。他挂名监制,虽说派了心腹制片在现场盯着,但关键时刻,终究得他亲自坐镇才能安心。

剧组阵容堪称黄金配置:导演陈木胜稳扎稳打,刘青云、古天乐、张家辉组成的“扫毒三人组”演技过硬,加上特意来助阵的黄晓明,全是能让投资方放心的熟面孔。剧情脉络清晰,拍摄进展顺利,周溯看了几段粗剪样片,心里便有了底,当晚做东,安排了主创和核心团队聚餐。

酒过三巡,周溯挨桌敬酒。轮到文咏珊时,这位靓丽新人端着酒杯,眼波流转间带着几分试探,贝齿轻咬红唇,声音软糯:“周总,我敬您一杯。”

周溯举杯浅酌一口,神色淡然,只微微颔首,算是回应。

一旁的张家辉看在眼里,很懂眼色地凑过来打岔,笑着问:“阿溯,咱们那部《盗贼同盟》,到底啥时候开机啊?弟兄们可都等着呢。”

“快了,”周溯唇角一勾,顺手给家辉满上酒,“就这个月末。”

酒过三巡,陈木胜笑着举杯凑近:“周导,有件事。一位朋友托我牵个线,想跟您认识一下。”

“哦?是哪位高人?”周溯来了些兴趣。

“稍安勿躁,人马上就到。”陈木胜神秘一笑,卖了个关子。

一旁的文咏珊默默注视着二人谈笑风生,不自觉地轻轻抿了抿嘴唇。

没过多久,陈木胜便领着人走了过来——来人竟是许鞍华导演。

“周导,久仰了。”许鞍华一头利落短发,笑容温和,周身散发着一种知识分子的沉静气度。

“许导太客气了,”周溯起身与她握手,语气真诚,“去年的《天水围的夜与雾》,看得人心里发沉,后劲很大,拍得是真好。”

他心底对这位导演确有几分敬佩。作为香港新浪潮的代表人物,她从不追逐商业巨制,镜头始终对准那些被时代洪流冲刷的边缘角落——某种程度上,很像内地的娄烨。

不同的是,娄烨的影像锐利如刀,她的叙事却像文火慢炖的温水,于无声处浸润着对底层最深切的悲悯。

《天水围》两部曲,他都仔细看过,确是诚意之作。

双方落座,几句寒暄,互相赞赏了彼此的作品,氛围融洽。终于,话题在杯盏轻碰间,滑向了此次会面的真正来意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